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网易云音乐的评论功能是如何“长”出来的?

网易云音乐的评论功能是如何“长”出来的?

发布时间: 2019-10-06 18:06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水滴产品进化营(ID:shuidi-academy),作者:李颂 大家中医CTO 水滴产品进化营4期同学

“在网易听歌跟逛淘宝似的,还要看评论。”

“感觉再冷门的歌都能找到共同语言的人。”

“网易云可以把所有的悲伤,变成段子。”

“你为什么用网易云音乐?”这是知乎上关于此问题的3个高赞回复。

2013年横空出世,以评论切入巨头林立的音乐app市场,成功收获一大批拥趸,成为现象级产品。网易云音乐是怎么做到的?

在9月的水滴产品进化营4期读书会上,大家中医CTO李颂分享了前网易云音乐副总裁王诗沐根据其做网易云音乐的心路历程整理而来的《幕后产品:打造突破式产品思维》一书。

以下。

分享同学 | 李颂

大家中医CTO

看到这本书后我很兴奋,原因不是它的题目所涵盖的部分,是他的作者以及背后的产品,网易云音乐。

我一直是网易云音乐的忠实用户,虽然QQ音乐充了三年的绿钻。现在能找到关于这个产品的深度解析,听幕后操盘人娓娓道来,便是一个非常大的乐趣。

这本书有一个比较系统的逻辑框架,梳理了产品经理应该具备能力的几个大的方面,并在每个方面都进行了深入阐述,是个进化产品方法论的好的参考。

但这里不展开这些,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关于网易云音乐的几个实际案例,作者从实际例子出发,去阐述关于产品方法论的相关观点,感同身受。所以我就来分享我感触最深的,一个案例。

 评论 

作者通过这个案例来阐述洞察心理和人性。

有一年地铁里面铺满网易云音乐评论的事件应该让不少人印象深刻。这是很少见的能让一个人真正哭出来的功能。你听着音乐,看到评论里面出现和你类似的际遇,你打开了有些尘封的回忆,继续听着耳畔音乐里的一段旋律,嘴角时而向上时而向下,眼里泛出了丝丝泪花。

现在我们会觉得音乐评论是一个很明确的需求。但其实一开始评论并不被看好,理由也很有说服力(我们先代入到没有网易云音乐的时代,而是天天动听,酷狗,酷我音乐等): 

听音乐是很私人的事情,不想用评论交流;

专业乐评没人看,是上个时代的事情了;

播放器就该把播放器做好;

腾讯的调研结论表明只有5%的人对评论有需求;

豆瓣的音乐评论远远没有电影精彩;

微博、天涯、知乎上音乐板块的流量远不如娱乐八卦的流量。

这些事实都可能在说明音乐评论并不被用户买单。

但作者不信这个邪。这种信心来之不易,它我深信最初的起点是源自一个产品人的直觉。

接下来才是方法论。经过观察和访谈去了解评论用户的需求,以及统计总结,用户发表的有价值的评论有几类: 

 难忘的青涩初恋

前女友(男友)

暗恋

逝去的青春

回不去的童年

一代人的共同记忆

喜欢的偶像

同一个场景(比如高三备考)下相同的感悟

关于未来的畅想(比如立志出国)

这些有价值的评论可以发掘出一个共同点,是用户将自己的经历、心情与音乐联系在一起。之后作者豁然开朗,找到了这个需求下本质的存在,就是 共鸣 。只要让人对一首歌有共鸣的用户留下内容,其他用户对这些内容也产生共鸣,评论就是非常有价值的。这也成为了音乐评论功能的突破点。

接下来网易云音乐迅速加上了评论点赞功能,让用户能为产生共鸣的评论点赞,写评论的人能够感受到这种非常强烈的情感反馈。然后就是网易云音乐的快速爆发。

然而作者还没结束,又进一步思考为什么共鸣有如此强大的力量。这种刨根问底式的思考很重要,真正的底层原子般的动机到底是什么?大多数用户并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见不到面的cyberspace是一个人某种程度上的放纵时刻,他在用思维的底层做一个又一个决策,产品经理要比他还了解自己,因为了解自己的人实在太少了。

共鸣是一个表面现象,那么基于人性的动机又在哪里,是很基础的问题。本书在讨论需求背后的动机的时候,举了勋章系统的例子,作者通过分析人性来说明勋章系统的非必要性,很有意思,这里不赘述。

回到共鸣强大的原因,有两个:每个人都需要情感的共鸣;每个人都有过去的经历。人越来越孤独,容易焦虑抑郁,生活不易,需要共鸣。进一步思考,共鸣的方式的具象化表现有:

一段文字

 一首歌

 一个地点

一个小物件

一部电影

一张照片

记忆的碎片会被具象化的表现触发,每个人触发后产生共鸣,文字和音乐恰好就是连接共鸣和记忆碎片的好方式,文字和音乐的组合就成了网易云音乐的评论。

最近还在看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的《正见》,还没有看完,思考还没有收敛,毕竟同时读两本书时会有些思维的化学反应。

当每个人的贪嗔痴变成妄念和空性,产品是否还存在?

当一个利用人性的产品大获成功后应该为此高兴还是遗憾?

为什么有些利用人性的产品会被人认可,有些会觉得价值观不正确,衡量标准会是什么?

在健康行业,当你不去“贩卖”焦虑,人们会觉得健康不重要,但当人真的没有这种焦虑而放纵导致最后生病时,贩卖焦虑是否又成了一件正确的事?

当一位中医开出了白开水这个处方,患者是否会觉得他没那位开1000块“秘方”的医生医术高明,那么这位开白开水处方的医生是否能一直坚守,然后产品应该更为哪种医生和患者服务?